当前位置: 高中化学 /备考专区
试卷结构: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
| 显示答案解析 | 全部加入试题篮 |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
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

2016-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上学期期...

更新时间:2017-01-19 浏览次数:907 类型:期中考试
一、<b >选择题</b>
  • 1. 我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,下列有关古代文献的说法,错误的是(   )
    A . 明朝的《本草纲目》记载“烧酒非古法也,自元时创始,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(指蒸锅),蒸令气上,用器承滴露.”该段文字记载了白酒(烧酒)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蒸馏的方法来分离和提纯 B . 汉朝的《淮南万毕术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“白青(碱式碳酸铜)得铁化为铜”,“石胆…能化铁为铜”都是指铜可以采用湿法冶炼 C . 清初《泉州府志》物产条载:“初,人不知盖泥法,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,宅垣忽坏,去土而糖白,后人遂效之.”该段文字记载了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 D . 晋代葛洪的《抱朴子》记载“丹砂烧之成水银,积变又成丹砂”,是指加热时丹砂(HgS)熔融成液态,冷却时重新结晶为HgS晶体
  • 2.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合理的是(   )

    A

    B

    C

    D

    CH4的取代反应

    中和热的测定

    验证铁的电化学腐蚀类型

    采用CCl4萃取I2

    A . A   B . B   C . C   D . D
  • 3.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,下列叙述正确的是( )
    A . 42g NaHCO3晶体中含有CO32的数目为0.5NA B . 1 mol OH和17 g NH3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C . 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D . 2.0g H216O与D216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
  • 4. 下列说法中,错误的是(   )
    A . 某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,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一定为CnH2n B . 异丁烷的一氯代物有2种 C . 油脂、乙酸乙酯都属于酯类,但不是同系物 D . H2NCH2COOH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,也可以发生缩聚反应
  • 5. W,X,Y,Z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,由此可知(   )

    X

    Y

    W

    Z

    A . Z元素氢化物的水溶液一定是强酸 B . 四种元素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,半径最小的一定是Y C . 四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一定是Y D . 四种元素对应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一定是Y
  • 6. 如图是金属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的实验装置,有关说法正确的是(   )

    A . 该装置为电解池 B . 本实验牺牲了金属Fe来保护金属Zn C . 若加入K3[Fe(CN)6]溶液后,Fe电极附近不会产生特征蓝色的沉淀 D . 远洋货轮上镶嵌的金属Zn长时间没有什么变化,不需要更换
  • 7. 甲、乙是两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的单质,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.下列有关说法,错误的是(   )

    A . 若C为酸性气体,则B可能具有两性 B . 若C是碱性气体,则B一定是碱 C . 若B,C是两种酸,则B,C一定都是一元酸 D . 以上3个转变可能都是氧化还原反应
二、<b >非选择题</b>
  • 8. 蚂蚁分泌的蚁酸主要成分是甲酸(结构式为 ,Ka=1.8×104),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.甲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容易分解产生CO.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HCOOH的性质进行了以下探究:
    1. (1) 该组同学选择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HCOOH在浓硫酸作用下分解产生了CO,请完成下列各小题.

      (i)写出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

      (ii)装置的连接顺序a

      (iii)HCOOH的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

      (iv)该实验设计有一处明显的缺陷是

    2. (2) 该组同学分析了甲酸分子结构后,认为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,并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.

      (i)依图所示的实验,加热20分钟后并没有出现光亮的银镜.请解释实验中没有产生银镜的原因

      (ii)请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解释

  • 9. 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对能源的充分利用、低碳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.

    1. (1) 已知:①CH4(g)+H2O(g)⇌CO(g)+3H2(g)△H1=+206.1kJ•mol1

      ②2H2(g)+CO(g)⇌CH3OH(l)△H2=﹣128.3kJ•mol1

      ③2H2(g)+O2(g)⇌2H2O (g)△H3=﹣483.6kJ•mol1

      25℃时,在合适的催化剂作用下,采用甲烷和氧气一步合成液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

    2. (2) 利用反应①来制备氢气,为了探究温度、压强对反应①速率、转化率的影响,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组对比实验(温度为400℃或500℃,压强为101kPa或404kPa).

      实验序号

      温度℃

      压强/kPa

      CH4初始浓度/mol•L1

      H2O初始浓度/mol•L1

      1

      400

      p

      3.0

      7.0

      2

      t

      101

      3.0

      7.0

      3

      400

      101

      3.0

      7.0

      ①实验2和实验3相比,其平衡常数关系是K2K3(填“>”、“<”或“=”).

      ②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水蒸气充入1L恒容密闭容器中,发生上述反应,在400℃下达到平衡,平衡常数K=27,此时容器中CO物质的量为0.10mol,则CH4的转化率为

    3. (3)

      科学家提出由CO2制 取 C的太阳能工艺如图1所示.

      ①“重整系统”发生的反应中n(FeO):n(CO2)=6:1,则Fe xOy的化学式为

      ②“热分解系统”中每分解1mol Fe xOy ,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

    4. (4) pC类似pH,是指极稀溶液中的溶质浓度的常用负对数值.若某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为1×103mol•L1 , 则该溶液中溶质的pC=﹣lg(1×103)=3.如图2为25℃时H2CO3溶液的pC﹣pH图.请回答下列问题 (若离子浓度小于105mol/L,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):

      ①在同一溶液中,H2CO3、HCO3、CO32(填“能”或“不能”)大量共存.

      ②求H2CO3一级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=

      ③人体血液里主要通过碳酸氢盐缓冲体系 可以抵消少量酸或碱,维持pH=7.4.当过量的酸进入血液中时,血液缓冲体系中的 最终将

      A.变大B.变小C.基本不变D.无法判断.

  • 10. 工业上常采用煅烧黄铁矿来制备SO2 , 同时产生烧渣.烧渣的主要成分是含铁的氧化物和二氧化硅等,利用烧渣制备高效净水剂聚合硫酸铁可以达到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.其工艺流程如图:

    1. (1) 检验“反应I”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3+的试剂是
    2. (2) 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
    3. (3) “操作III”中具体的方法依次为、过滤和洗涤.
    4. (4) 加入适量H2O2的目的是将Fe2+氧化为Fe3+ , 氧化时需控制反应温度为50~60℃的原因是
    5. (5) 生成聚合硫酸铁的过程是先水解再聚合,聚合的化学方程式为mFe2(OH)n(SO4 ⇌[Fe2(OH)n(SO4 ]m请写出水解的化学方程式
  • 11. 根据题意填空
    1. (1) 根据VSEPR模型判断,下列微粒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的一组是       
      A . SO32和NO2 B . NO3和SO3 C . H3O+和ClO3 D . PO43和SO32
    2. (2) CaF2的晶胞如图所示.

      ①下列有关CaF2的表达正确的是

      a.Ca2+与F间仅存在静电吸引作用

      b.F的离子半径小于Cl , 则CaF2的熔点高于CaCl2

      c.阴、阳离子比为2:1的离子化合物,均与CaF2晶体构型相同

      d.CaF2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,因此CaF2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

      ②CaF2难溶于水,但可溶于含Al3+的溶液中,原因是 (用离子方程式表示,已知[AlF6]3在溶液中可稳定存在).

      ③晶胞中F的配位数是,与一个Ca2+等距离且最近的Ca2+个.

    3. (3) 铜、锌两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、第二电离能如表所示

      电离能/kJ•mol1

      I1

      I2

      746

      1958

      906

      1733

      ④写出Cu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

      ⑤铜的第一电离能(I1)小于锌的第一电离能,而铜的第二电离能(I2)却大于锌的第二电离能,其主要原因是

  • 12. 工业上以1,3﹣丁二烯,丙烯,乙炔等为原料合成 流程图如图

    1. (1)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,B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
    2. (2)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
    3. (3) 写出C的结构简式
    4. (4) 写出 含有六元环且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
    5. (5) 根据以上合成信息,以乙烯为原料合成1,6﹣己二醇,其他试剂任选,写出合成的流程图

微信扫码预览、分享更方便

试卷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