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初中物理 /备考专区
试卷结构: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
| 显示答案解析 | 全部加入试题篮 |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
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

2016-2017学年重庆市奉节县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...

更新时间:2017-01-18 浏览次数:496 类型:期中考试
一、<b >选择题</b>
  • 1. 下列物体中长度约为10cm的是(   )
    A . 粉笔的长度 B . 课桌的高度 C . 铅笔盒的厚度 D . 足球的直径
  • 2. 某同学在测量的记录中忘记写单位,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dm(   )
    A . 一支铅笔的直径是0.7 B . 他自己的身高是16.7 C . 物理课本的长度是15.2 D . 茶杯的高度是10
  • 3. 下列各过程最接近1h的是(   )
    A . 人眼迅速一眨 B . 人正常步行5km C . 汽车正常行驶10km D .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
  • 4. (2015八上·武川期中) “月在云中穿行”这一句诗所选择的参照物是(   )
    A . 太阳 B . 地球 C . 月亮 D .
  • 5. (2015八上·武川期中) “闻其声而知其人”的意思是我们对熟悉的人,一听见说话声就知道是谁了.这一判断所依据的声音特征是(  )
    A . 音调 B . 响度 C . 音色 D . 以上都不对
  • 6. 在某音乐会上,男低音放声独唱,女高音轻声伴唱.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,正确的是(   )
    A .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,响度小 B .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,响度大 C .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,响度小 D .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,响度大
  • 7. 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了一物体长度,共测量了8次,记录的结果如下:5.24dm、5.23dm、5.2dm、5.245dm、5.86dm、5.25dm、5.22dm、5.24dm.则该物体长度是(   )
    A . 5.233dm B . 5.31dm C . 5.23dm D . 5.2325dm
  • 8. 如图中,哪一幅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(   )
    A . B . C . D .
  • 9.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(   )
    A . 在頣和园的昆明湖中可以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 B . 注满水的游泳池,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 . 人在阳光下,地面上出现影子 D . 筷子钭插入水中,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了
  • 10.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、乙两物体,它们的速度之比为2:3,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:1,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(  )

    A . 1:2 B . 2:1 C . 9:2 D . 2:9
  • 11. 百米赛跑时,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信号枪烟火开始计时,不能等听到枪声开始计时,这是因为(   )
    A . 计时员怕听不见枪声耽误记时 B . 看烟火计时方便些 C . 听枪声计时成绩偏高 D . 听枪声计时成绩偏低
  • 12. 如图所示,光在玻璃或空气的界面MN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,以下说法正确的是(   )

    A . 入射角为60°,界面右侧是空气 B . 折射角为60°,界面右侧是玻璃 C . 入射角为30°,界面左侧是空气 D . 折射角为60°,界面左侧是玻璃
二、<b >填空作图题</b>
  • 13. 如图所示,用两把尺子测同一长方体的边长.甲尺测量的结果为 cm,乙尺测量的结果为 cm.

  • 14. 在国际单位制中,长度的主单位的符号是,时间的主单位的符号是.并根据现实物体的长度、时间、速度或声音,给下列的文字表达内容的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: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,海拔高度是884813;世界田径锦标赛中,100m短跑的最好记录为9.83;声音在15℃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;声音的强弱用响度表示,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,其响度应不超过40
  • 15. 如图甲为某汽车的速度计,该汽车在行驶时速度计指示的速度为 km/h.如图乙所示,汽车司机看到的路边指标牌,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,汽车抵达黑山谷至少还需要 min.

  • 16. 如图,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,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,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、F两块板组成.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,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.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,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(填“镜面”或“漫”)反射.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,则在F板上(填“能”或“不能”)看到反射光,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(填“在”或“不在”)同一平面内.

  • 17. 一束光射到镜面上,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5°时,反射角是;某人站在平面镜前,当他走近平面镜时,则他的像,(填“变大”、“变小”或“不变”)像离人的距离.(填“变大”、“变小”或“不变”)
  • 18.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0°时,反射角为,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.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,使它逐渐靠近法线,反射角将,当它与法线重合时,入射角为,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方向改变
  • 19. 如图所示甲、乙两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,它们的实际时间是:甲;乙

  • 20. 挪威留坎镇被群山包围,难以获得阳光照射.工程师在位置A处安装平面镜,是广场中心B处被照亮.若太阳位于图中所在位置,请在A处添加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.(保留作图痕迹)

  • 21. 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.

  • 22. 如图所示,发光点S发出一条射向水面的光线,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,反射光线经过P点.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、反射光线及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.

三、<b >实验与探究题</b>
  • 23. 两位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,某次实验过程如图所示:

    1. (1) 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
    2. (2)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,应使斜面的坡度较 (选填“大”或“小”);
    3. (3) 该次实验中,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=m/s,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=m/s,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=m/s.(每小格为1s,S=80cm)
    4. (4) 若在实验过程中,先释放小车,后计时,则测量结果将(选填“偏大”或“偏小”).
  • 24. 如图a所示是“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”的实验装置.

    1. (1) 实验器材有:带底座的玻璃板、白纸、笔、火柴、光屏、刻度尺各一,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.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,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
    2. (2) 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,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,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(选填“前”或“后”)侧观察,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.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
    3. (3) 移去蜡烛B,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,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,将(选填“能”或“不能”)观察到蜡烛A的像,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(选填“虚”或“实”).
    4. (4) 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,蜡烛A的像的大小(选填“变大”、“不变”或“变小”).
    5. (5) 小勇同学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,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,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,其可能的原因是
  • 25. 小宇在探究“光的反射规律”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面上,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.

     次数

     入射角

    反射角

     1

     20°

     20°

     2

     40°

     40°

     3

    60°

     60°


    1. (1) 实验时,应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紧贴射向.(选填:平面镜,硬纸板)

    2. (2) 实验时,常把硬纸板A或硬纸板B沿ON转动一个角度使两个硬纸板不在同一个平面内,这样做是为了探究

    3. (3) 实验过程中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多做几次实验,并记录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,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结论:光反射时,

四、<b >论述与计算题</b>
  • 26. (2015八上·陕西期中) 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,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装有声呐,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/s,在考察时发出声音0.8s后接收到了回声,这里的水深为多少?
  • 27. 小宇同学某天上学时,前一段用1.2m/s速度行走,用时8min20s.为了不迟到,他将速度提高到1.4m/s,走完剩下的700m,求:

    ①前一段行走的距离.

    ②后一段行走花费的时间.

    ③上学全程的平均速度.

  • 28. 一列车长450m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1500m的隧道,测得火车完全在隧道内的时间是105s.求:
    1. (1) 火车运行的速度是多少km/h;
    2. (2) 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s.

微信扫码预览、分享更方便

试卷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