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初中生物 /中考专区
试卷结构: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
| 显示答案解析 | 全部加入试题篮 |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
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

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18届九年级生物中考一模试卷

更新时间:2018-06-29 浏览次数:548 类型:中考模拟
一、单选题
  • 1. 关于谚语、俗语所蕴涵的生物学知识,下列说法错误的是( )
    A . “山上多种树,胜似修水库”说明植物能涵养水分,保持水土 B . “有收无收在于水,收多收少在于肥”说明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 C . “葵花朵朵向太阳”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. “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”说明环境影响生物
  • 2. 如图中的甲、乙分别代表神经细胞和根尖成熟区细胞,图中 B 区代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。则 A 区含有下列哪些细胞结构( )

   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叶绿体⑥液泡⑦突起

    A . ①⑤⑥ B . ②③④ C . ②③⑦ D .
  • 3. 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,错误的是( )
    A .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B .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,都能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C .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 DNA 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D . DNA  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
  • 4. 玉米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。下列有关玉米的叙述,错误的是( )
    A . 一颗玉米粒就是一粒果实 B . 玉米粒是由种皮、胚和胚乳组成的 C . 一颗玉米粒的胚有一片子叶 D . 在玉米粒纵剖面上滴加碘液,变蓝的部分是胚乳
  • 5. 如图所示,图1表示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,某同学用刀片在图中虚线处将种子切断,并画出了横断面的示意图(如图2所示)。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( )

    A . 组成1、2、3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不相同 B . 图2中1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 C . 图2中2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 D . 图2中3表示子叶
  • 6. 农民伯伯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.一致的是( )
    A . 给农作物松土——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B . 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——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 C . 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——保护幼根及根毛 D . 把种子播种后用地膜覆盖——利于种子萌发
  • 7.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《“健康中国    2030”规划纲要》指出,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 本目的。母亲节到了,小莉想为妈妈做一顿午餐,食谱为:米饭、鸡肉、蛋汤、大虾、鱼。为 使营养均衡,你觉得最好还应补充(    )
    A . 牛肉 B . 豆浆 C . 牛奶 D . 青菜
  • 8. (2018·海安模拟) 逃生演练中,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下图所示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    (    )

    A . 图中X表示感受器 B . 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C . 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,则肌肉无法收缩 D . 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
  • 9. 仔细观察下列生物图片,有关说法错误的是(    )

    A . ④是植物,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 B . ②、③属于一类生物,都能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 C . 这四种生物中①的结构最简单,通过分裂进行生殖 D . 它们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
  • 10. 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中,不正确的是( )
    A . 狼的犬齿发达,与其肉食性的生活习性相适应 B . 鱼的身体呈流线型,可以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C . 鸟的骨骼轻、薄,长骨中空,可减轻体重,利于飞行 D . 青蛙的体表裸露干燥,没有覆盖物,适于进行气体交换
  • 11. (2015八上·江油期中) 人之所以成为地球上“万物之灵”,从行为理论上分析,是人类哪方面行为能力最强所致?(  )

    A . 捕食行为 B . 学习行为 C . 防御行为 D . 社群行为
  • 12. 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,需要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,引起免疫反应,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(    )
    A . 特异性免疫、抗原 B . 特异性免疫、抗体 C . 非特异性免疫、抗体 D . 非特异性免疫、抗原
  • 13. 法国著名作家法布尔在他的小说《昆虫记》中写到 蝉 “四年的地下苦干,换来一个月在阳光下的欢乐.”其中“阳光下的欢乐”指蝉处于哪个阶段( )
    A . 幼虫 B . 受精卵 C . 成虫 D .
  • 14. 诗句“蝉噪林愈静,鸟鸣山更幽”体现了大自然的幽静,下列关于蝉和鸟的生殖与发育的 叙述正确的是(    )
    A . 蝉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B . 蝉进行无性生殖 C . 鸟类的生殖方式是胎生 D . 鸟类的胚胎是在体内完成发育的
  • 15. 下列关于人类染色体和遗传病的描述正确的是( )
    A . 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一定是 22 条常染色体+Y B . 近亲结婚可导致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 C . 所有细胞内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D . 先天性愚型是由于基因改变引起的疾病
  • 16. 一个马铃薯甲虫成灾的地区,喷了一种新农药后,97%的甲虫死了,3%的甲虫生存下来,几 年后,该地区的甲虫对该药产生了抗药性,这是因为( )
    A . 马铃薯甲虫本来就存在着抗药性个体,经过农药的定向选择,适者生存 B . 害虫对药物的刺激产生了抗药性反应 C . 农药使害虫产生了变异 D . 原有的抗药性甲虫与不抗药性甲虫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抗药性个体
  • 17. 2018 年 5 月 22 日是第 24 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,主题是“庆祝生物多样性行动的 25 周年”。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叙述错误的是(    )
    A .  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、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 .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进行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C . 生物多样性保护就是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和所有的野生植物 D .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防治环境污染,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
  • 18. 如图所示曲线不能正确表示的是( )

     

    A . 该曲线可表示某封闭草原生态系统中,大量扑杀狼后,一段时间内鹿的数量变化 B . 该曲线可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,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能力的变化 C . 若该曲线可表示人体呼吸过程中肺泡容积的变化,则在  ab  段时,人体肋间肌、膈肌处于收缩状态,且膈顶部下降 D . 若该曲线可表示某温室一天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,则 b 点表示傍晚时分
二、综合题
  • 19. 如图 1 是某湖水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,图 1 中甲、乙、丙、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,图 2 为图 1 中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关系。请分析回答:

    1. (1) 图 1 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,如果图 2 中的 A、B、C、D 表示图 1 中的四 种鱼,图 1 中和 A、B、C、D 对应的成分是
    2. (2) 图 1 中③表示丙成分通过摄食过程,食物中的流入动物体内。
    3. (3) 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,该湖泊水质恶化,水体发绿发臭时有发生,对渔业和居民生活用 水造成严重威胁。水质恶化主要是由蓝藻、绿藻疯长及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引起的。从生态成分来看,绿藻属于;为解决水体发绿的问题,有人建议在湖中投放一定数量的鱼苗。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苗是图 2 中的填序号),投放鱼苗可以提高该湖泊生态系统的
  • 20. 小麦是淄博市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。我市农民在长期种植和管理过程中探索出了 小麦单位面积高产的新举措。小麦种子中含有淀粉、蛋白质和脂肪等丰富的营养成分。此外, 麸皮可作饲料和工业原料,麦秆可作为编织和造纸的原料。
    1. (1) 小麦种子中贮存营养物质的主要结构是,含有的淀粉、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来源 于小麦植株的作用。
    2. (2) 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,需要一定量的水分,根部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根尖的区,吸 收的水其中一小部分供小麦的生命活动利用,而绝大部分则用于小麦植株的作用。
    3. (3) 收获后的小麦如果遇到阴雨天气会堆放起来用塑料布盖起来,过段时间后发现小麦的温 度升高,这时由于小麦作用旺盛的原因。
  • 21. 在学校的春季运动会上,小明同学报名参加了 1500 米的比赛项目。如图是人体部 分生理活动示意图(①~⑦表示生理过程,A、B、C、D   代表系统或器官,Ⅰ、Ⅱ表示血管类型, a 是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),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:

    1. (1) 小明吃的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,淀粉在整个消化道中全部被消化分解成  a  的过程中,参 与的消化液有。正常情况下小明的血液中 a 的含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,起调 节作用的物质主要是由分泌的。
    2. (2) 比赛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,小明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。进行图甲中④时,肋间 肌和膈肌处于状态;氧气通过 B 进入 A 系统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中,经 过图乙的途径是肺静脉[3]→    (用数字和箭头表示)。
    3. (3) 图甲中若 D 代表肾脏,一部分 a 在 D 中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径的结构依次是 肾小球→(用文字和箭头表示)→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。与平时相比,在此长跑过 程中,小明身体散失水分明显增加的途径有填数字)。
  • 22. 人的卷舌和非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。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选择这对相对性状的遗 传情况进行了研究,他们对全校同学发放问卷,回收后分类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:

    1. (1) 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问卷的形式了解卷舌和非卷舌性状遗传情况,这种方法属于科学探究基本方法中的
    2. (2) 根据上表数据推断是显性性状。卷舌和非卷  舌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,基因是 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。
    3. (3) 如果显性基因用 T 表示,隐性基因用 t 表示,第三类家庭中非卷舌子女的父亲的基因组成为,第三类家庭中非卷舌子女基因组成
  • 23.   2018 年 6 月 5 日是第 47 届世界环境日。2018 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“塑战速决”。 我国环境日主题:“美丽中国,我是行动者”。我们要从自我做起,共同战胜塑料污染。阅读 下列资料,分析回答问题: 马路边、公园里、河水中到处都会见到废塑料袋和塑料瓶的踪影,它们破坏城市的景观、污染 环境、传播疾病;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不断系积,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,导致农作 物减产;另外,塑料袋、塑料瓶所含的增塑剂和添加剂等有害物质的渗出.会导致地下水污染, 影响动、植物的生长发育… 为探究塑料瓶所含的增塑剂和添加剂等有害物质对生物的影响,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。

    步骤 1:用剪碎的塑料瓶制备塑料浸出液。

    步骤 2:取三个相同的培养皿,编号 A、B、C,分别在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,分别放入 20 粒大 小和活力相同的小麦种子。

    步骤 3:每天向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适量和等量溶液为:A 喷洒清水、B 喷洒浓度为 10%的塑 料浸出液、C 喷洒浓度为 30%的塑料浸出液。

    步骤  4:观察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并作好记录。

    1. (1) 该实验的变量是
    2. (2) 步骤 2 中,“分别放入 20 粒小麦种子”而不是“1 粒种子”目的是
    3. (3) 步骤 3 中每天向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“等量”溶液的目的是
    4. (4) 若 B、C 中萌发的种子数量明显比 A 中(选填“多”或“少”),说明塑料浸出液抑 制种子的萌发。如果三个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未萌发,你认为缺少的环境条件是

微信扫码预览、分享更方便

试卷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