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初中生物 /备考专区
试卷结构: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
| 显示答案解析 | 全部加入试题篮 |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
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

2015-2016学年河北省沧州市南皮二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...

更新时间:2017-02-05 浏览次数:984 类型:期中考试
一、<b >选择题</b>
  • 1. 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阶段,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(  )

    ①产生语言  ②直立行走  ③制作简单工具.

    A . ①②③ B . ②③① C . ①③② D . ②①③
  • 2. 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(  )

    A .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B . 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,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,逐渐进化为人类 C . 直立行走,制造工具,产生语言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D . 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脆弱,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差
  • 3. 请不要在孕妇身旁吸烟,有害物质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.孕妇和胎儿之间联系的“纽带”是(  )

    A . 羊水 B . 卵巢 C . 胎盘、脐带 D . 输卵管
  • 4. 进入青春期后的心理表现,不正常的是(  )

    A . 性意识开始萌动 B . 独立意识开始增强 C . 乐观向上,积极进取 D . 与异性正常交往时感到恐惧
  • 5. 以牛奶、面包、香肠为早餐,缺少的营养成分是(  )

    A . 淀粉 B . 蛋白质 C . 脂肪 D . 维生素
  • 6. 消化道中,消化蛋白质和淀粉的起始部位分别是(  )

    A . 小肠和口腔 B . 胃和口腔 C . 口腔和胃 D . 口腔和小肠
  • 7. 人体摄入食物后经过消化和吸收,营养物质才能被利用,下列有关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叙述,错误的是(  )

    A . 口腔对淀粉起初步消化的作用 B .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 . 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起初步消化的作用 D . 无机盐和维生素只有在大肠才能被吸收
  • 8.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(  )

    A . 消化 B . 吸收 C . 排泄 D . 消化和吸收
  • 9. (2016七上·淮安期末) 下列对于如图的叙述中,哪项是错误的(  )

    A . ①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脂肪的酶 B . ②分泌的消化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C . 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 . 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
  • 10. (2015八下·邹平月考) 学生的一日三餐应为身体供应的热量的比例最好是(  )

    A . 早:中:晚=3:4:3 B . 早:中:晚=1:6:3 C . 早:中:晚=2:6:2 D . 早:中:晚=4:3:3
  • 11. “民以食为天”,食品安全始终是人们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,食品安全应考虑的问题包括(  )

    ①食品本身是否有毒 ②食品的保质期  ③食物含能量高低 ④是否被农药等有毒物质污染 ⑤维生素种类  ⑥无机盐含量 ⑦食物的营养价值  ⑧食物是否发霉变质.

    A . ①③⑤⑧ B . ①②④⑧ C . ①②⑦⑧ D . ①②④⑦⑧
  • 12. 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,这些毛细血管的作用是(  )

    A . 黏附细菌 B . 消除杂物 C . 分泌黏液 D . 温暖冷空气
  • 13. 人体主要的呼吸肌是(  )

    A . 腹部肌肉 B . 胸部肌肉 C . 肋间肌和膈肌 D . 背部肌肉
  • 14. (2017八下·铜山月考) 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,氧含量发生变化,下列正确的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(  )

    A . B . C . D .
  • 15. 人体在吸气时(  )

    A . 膈肌舒张,胸廓缩小 B . 膈肌收缩,胸廓扩大 C . 肋间肌舒张,肺容积扩大 D . 肋间肌收缩,肺容积缩小
  • 16. 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一组是:

    A . 红细胞和白细胞 B . 血小板和白细胞 C . 血小板和红细胞 D . 血细胞和红细胞
  • 17.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,视野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(  )

    A . 白细胞 B . 红细胞 C . 血小板 D . 血浆
  • 18.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(  )

    ①运输养料和废物   ②促进止血加速凝血    ③运输氧和部分CO2  ④运载血细胞.

    A . ①③ B . ②④ C . ①④ D . ②③
  • 19. (2017七下·河东期中)

    如图是心脏、血管的示意图,“→”表示血流方向,下列表达正确的是(    )

    A . 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B . 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C . 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→乙→丁→丙 D . 血液流经乙→丁→丙后,静脉血变为动脉血
二、<b >填空题</b>
三、<b >识图作答题</b>
  • 25.

    如图表示“排卵、受精和开始怀孕”,请据图回答:

    1. (1) 填写下列标号的器官名称:

      ,②,③,④

    2. (2)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[].受精卵在内开始分裂,并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,这就是怀孕的开始.

    3. (3) 胚胎发育的场所是[],胚胎在子宫内发育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是通过从母体获得的.

  • 26.

    请根据人体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.

    1. (1)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[⑦],它能分泌,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.

    2. (2) 人体消化道的膨大部位是[③],其胃液含有可以对进行初步消化.

    3. (3) 图中[⑤]是,其内表面具有,使小肠的吸收营养物质的内表面积约扩大600倍.

    4. (4) 图中同时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的结构是

  • 27.

    右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的示意图,请根据图回答问题:

    1. (1) 序号①②③④⑤组成了

    2. (2) 气体和食物具有的共同通道是[③],因此,我们在吃饭时不能说笑,以免食物进入[④],引起猛烈咳嗽.

    3. (3) 2011年5月1日起,我国新版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》开始实施,按规定,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.这是因为吸烟会对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带来损害.

四、<b >实验探究题</b>
  • 28. 在完成“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”实验后,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实验中装淀粉液和唾液(或清水)的两支试管要保持37℃的恒温一定时间产生了疑问,于是又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一步探究:

    组别

    加入的物质

    处理

    温度

    时间

    加碘液后的现象

    甲组

    淀粉液+2mL唾液

    搅拌

    37℃

    10min


    乙组

    淀粉液+2mL唾液

    搅拌

    80℃

    10min

    变蓝

    丙组

    淀粉液+2mL唾液

    搅拌

    0℃

    10min

    变蓝

    请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:

    1. (1) 上述实验在设计对照实验时选择的变量是

    2. (2) 操作时,兴趣小组成员用A、B、C三支试管各取适量且等量的淀粉液,用D、E、F三支试管各取2mL唾液.将D试管中的唾液倒入A试管定为甲组,E试管中的唾液倒入B试管定为乙组,F试管中的唾液倒入C试管定为丙组.搅拌均匀后将甲组、乙组和丙组的试管分别放入37℃、80℃、0℃的恒温保箱中10分钟.他们的操作有错误,请改正错误之处:直接向A、B、C三只试管滴加

    3. (3) 滴加碘液后,甲组的实验现象是

    4. (4) 分析上面的实验,可以得出的结论是:

    5. (5) 淀粉在人体最终被消化成,通过小肠吸收进入血液.

微信扫码预览、分享更方便

试卷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