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高中化学 /高考专区
试卷结构: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
| 显示答案解析 | 全部加入试题篮 |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
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

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真题试卷(北京卷)

更新时间:2018-06-13 浏览次数:1501 类型:高考真卷
一、选择题
  • 1. 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,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( )

    A . A B . B C . C D . D
  • 2.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。该历程示意图如下。

 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:(   )

    A . 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% B . CH4→CH3COOH过程中,有C-H键发生断裂 C . ①→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一C键 D .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
  • 3. 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错误的是(   )
    A . 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:C17H35COOH+C2H518OH C17H35COOC2H5+H218O B . 常温时,0.1mol·L-1氨水的pH=11.1:NH3·H2O⇆NH4++OH- C . 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: D . 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:Cu2+ +2e=Cu
  • 4. 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,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( )


    A

    B

    C

    D

    实验

    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

   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

    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

   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

    现象

    产生白色沉淀,随后变为红褐色

    溶液变红,随后迅速褪色

   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

    产生无色气体,随后变为红棕色

    A . A B . B C . C D . D
  • 5. 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,广泛用作防护材料。其结构片段如下图

   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(   )

    A .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,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 B .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,含有官能团一COOH或一NH2 C . 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 D . 结构简式为:
  • 6. 测定0.1mol·L-1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,数据如下。

    时刻

    温度/℃

    25

    30

    40

    25

    pH

    9.66

    9.52

    9.37

    9.25

    实验过程中,取①④时刻的溶液,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试验,④产生白色沉淀多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(   )

    A . Na₂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:SO32-+H2O HSO-3+OH- B . ④的pH与①不同,是由于SO32-浓度减小造成的 C . ①→③的过程中,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 . ①与④的Kw值相等
  • 7. 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,实验如下(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%NaCl溶液)。

 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(   )

    A . 对比②③,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 B . 对比①②, k3[Fe(CN)6]可能将Fe氧化 C . 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 D . 将Zn换成Cu,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
二、非选择题
  • 8. 8-羟基喹啉被广泛用作金属离子的洛合剂和萃取剂,也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。下图是8-羟基喹啉的合成路线。

    已知:i.

    ii.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2个羟基的分子不稳定。

    1. (1) 按官能团分类,A的类别是
    2. (2) A→B的化学方程式是
    3. (3) C可能的结构简式是
    4. (4) C→D所需的试剂a是
    5. (5) D→E的化学方程式是
    6. (6) F→G的反应类型是
    7. (7) 将下列K→L的流程图补充完整:

    8. (8) 合成8-羟基喹啉时,L发生了(填“氧化”或“还原”)反应,反应时还生成了水,则L与G物质的量之比为
  • 9. 磷精矿湿法制备磷酸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:

    已知:磷精矿主要成分为Ca5(PO4)3(OH),还含有Ca5(PO4)3F和有机碳等。

    溶解度:Ca5(PO4)3(OH)<CaSO4·0.5H2O

    1. (1) 上述流程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
    2. (2) 磷精矿粉酸浸时发生反应:

      ①该反应体现出酸性关系: H3PO4 H2SO4(填“>”或“<”)。

      ②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①中结论:P和S电子层数相同,

    3. (3) 酸浸时,磷精矿中Ca5(PO43F所含氟转化为HF,并进一步转化为SiF4除去。写出生成HF的化学方程式:
    4. (4) H2O2将粗磷酸中的有机碳氧化为CO2脱除,同时自身也会发生分解。相同投料比、相同反应时间,不同温度下的有机碳脱除率如图所示。800C后脱除率变化的原因:

    5. (5) 脱硫时,CaCO3稍过量,充分反应后仍有SO24-残留,原因是:;加入BaCO3可进一步提高硫的脱除率,其离子方程式是
    6. (6) 取ag所得精制磷酸,加适量水稀释,以百里香酚酞作指示剂,用bmol·L-1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生成Na2HPO4 , 消耗NaOH溶液cmL,精制磷酸中H3PO4的质量分数是。(已知:H3PO4摩尔质量为98g·mol-1
  • 10. 近年来,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。过程如下:

    1. (1) 反应Ⅰ: 2H2SO4(l)=2SO2(g)+2H2O(g)+O2(g)  △H1=+551 KJ·mol-1

      反应Ⅲ:  S(s)+O2(g)=SO2(g)  △H3=-297 KJ·mol-1

      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:

    2. (2) 对反应Ⅱ,在某一投料比时,两种压强下,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。P2P1(填“>”或“<”),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

    3. (3) Ⅰ-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,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。将ii补充完整。

          i.SO2+4I-+4H+=S↓+2I2+2H2O

          ii.I2+2H2O+ =+ +2I-

    4. (4) 探究i、ii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,实验如下:分别将18mLSO2饱和溶液加入到2mL下列试剂中,密闭放置观察现象。(已知: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)

      ①B是A的对比实验,则a=

      ②比较A、B、C,可得出的结论是

      ③实验表明,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>A,结合i、ii反应速率解释原因:

  • 11. 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(K2FeO4)并探究其性质。

    资料:K2FeO4为紫色固体,微溶于KOH溶液:具有强氧化性,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₂,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。

    1. (1) 制备K2FeO4(夹持装置略)

     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。A中反应方程式是(锰被还原为Mn2+)。

      ②将除杂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  。

      ③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。C中Cl2发生的反应有3Cl2+2Fe(OH)3+10KOH=2K2FeO4+6KCl+8H2O,另外还有

    2. (2) 探究K2FeO4的性质

      ①取C中紫色溶液,加入稀硫酸,产生黄绿色气体,得溶液a,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 , 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-而产生Cl2 , 设计以下方案:

      Ⅰ.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离子,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-氧化,还可能由产生(用方程式表示)。

      Ⅱ.方案Ⅱ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- , 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

      ②根据K2FeO4的制备实验得出:氧化性Cl₂ (填“>”或“<”),而方案Ⅱ实验表明,Cl2 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,原因是

      ③资料表明,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 >MnO4- , 验证实验如下:将溶液b滴入MnSO4和足量H2SO4的混合溶液中,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,该现象能否证明氧化性 > MnO4- , 若能,请说明理由;若不能,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。理由或方案:

微信扫码预览、分享更方便

试卷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