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初中物理 /备考专区
试卷结构: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
| 显示答案解析 | 全部加入试题篮 |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
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

江苏省苏州吴中区2017-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份...

更新时间:2018-06-15 浏览次数:620 类型:月考试卷
一、<b >单选题</b>
  • 1. 质量为1.5×105mg的物体可能是(   )
    A . 一头猪 B . 一只老母鸡 C . 一只苹果 D . 一头大象
  • 2. 关于粒子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   )
    A . 摩擦起电可以产生电子 B .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 C . 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带负电荷 D .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
  • 3. (2017八下·杜尔伯特期中) 关于对密度公式ρ= 的理解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   )

    A . 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. 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 .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越大,密度越大 D . 单位质量某种物质的体积越大,密度越大
  • 4. 两支相同的试管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液体,如图所示放置时,它们液面齐平,甲、乙两种液体的密度(   )

    A . 甲大 B . 乙大 C . 一样大 D . 无法比较
  • 5. 最新型客机波音787的“电子窗帘”用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按钮随意改变透明状态的调光玻璃,透明度的变化是通过两个透明电极和夹在其中间的溶液来实现的,在两个透明电极上加上电压,通过改变电压大小,溶液的光学性质发生变化,调光玻璃的透明状态随之改变.透明电极被坚固的丙烯酸树脂保护着.该“电子窗帘”没有利用下列哪种物理属性(   )

    A . 导热性 B . 硬度 C . 透光性 D . 导电性
  • 6. 如图所示,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,从另一端撕开成许多细丝,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,发现细丝张开了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(   )

    A . 细丝张开的原因是带了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B . 细丝张开的原因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C . 细丝带了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 . 细丝带上电的实质是分子在物体间的转移
  • 7. 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,小明同学想用天平、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,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(   )

  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

   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.

    A . ①② B . ①②④ C . ①②④⑤ D . ①②③④⑤
  • 8. (2018八上·黑龙江期末) 有四个容量均为200 mL的瓶子,分别装满酱油、纯水、植物油和酒精,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(ρ酱油>ρ纯水>ρ植物油>ρ酒精)( )
    A . 纯水 B . 酱油 C . 酒精 D . 植物油
  • 9. 物质是由分子、原子等微粒构成的。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,正确的是(   )
    A .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,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.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,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C . 水降温会结冰,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D . 将石块研磨成粉状,说明分子变小了
  • 10.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,氮气约占78%,氧气约占21%,根据下表中一些气体密度估算你所在教室里空气的质量,合理的是(   )

    一些气体的密度(0℃,标准大气压)

    A . 20kg B . 200kg C . 1000kg D . 2.0×105kg
  • 11. (2018八下·苏州月考) 人们常常说“铁比木头重”,这句话的含义是指( )
    A . 铁的质量比木头的质量大 B . 铁的体积比木头的体积大 C . 铁的体积比木头的体积小 D . 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
  • 12. (2017九上·深圳期中) 有甲、乙、丙三个轻质小球,甲球带正电,将甲与乙、丙靠近时,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,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(   )

    A . 乙球一定带负电,丙球可能带正电          B . 乙球一定不带电,丙球可能带负电 C . 乙球可能带负电,丙球一定带正电          D . 乙球可能不带电,丙球一定带负电
  • 13.

    商店常用图示台秤称量货物的质量,有关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(  )

    A . 货物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 B . 若砝码磨损了,称量的结果比货物实际质量大 C . 若秤盘下粘了一块泥,称量的结果比货物实际质量小 D . 若调零螺母的位置比正确位置向右多旋进了一些,称量的结果比货物实际质量大
  • 14. 已知冰的密度为0.9×103kg/m3 , 一定体积的水凝固成冰后,其体积将(   )
    A . 增加 B . 减少 C . 增加 D . 减少
二、<b >实验题</b>
  • 15. (2018八上·福田期末) 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(  )
    A . 称量前,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 . 称量前,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,以免超过量程 C . 称量时,左盘放砝码,右盘放物体 D . 称量时,向右移动游码,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
  • 16. 小明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。

    1. (1) 他发现邻桌的同学如图甲操作,请帮他指出两点错误:
    2. (2) 然后他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,示数如图乙所示,则矿石的质量为g。最后他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,示数如图丙所示,由此可得矿石的密度为kg/m3
    3. (3) 若细线的体积不可忽略,则会导致密度的测量结果(填“偏大”或“偏小”)。
  • 17. 为了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,小明从学校电工师傅那里选取了一段“2.5 ”的铝线,而小红则用电冰箱自制了一些大小不等的长方体冰块。
    1. (1) 现有测量体积的量筒,为完成该探究实验,还必须使用的测量工具是:
    2. (2) 小明的实验记录见表一.为直接反映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,请你把表一中的空格填写完整。

      表一

      长度/cm

      40

      80

      120

      160

      240

      质量/g

      2.7

      5.4

      8.1

      10.8

      16.2

      体积/cm3

      1

      2

      3

      4

    3. (3) 小红在用冰块进行探究时,为防止冰块熔化,尽量缩短测量时间。她只在草稿纸上记录下了两组数据,分别是质量(g):0.9、5.4、7.2、3.6;体积( ):1、8、6、4。请你将数据重新整理好,填在表二的对应空格中。

      体积/cm3

      0

      1

      4

      6

      8

      质量/g

      0

    4. (4) 请在坐标图中分别描绘铝和冰的 图像。

    5. (5) 从所描绘铝和冰的图像中写出两条规律
  • 18. (2018八上·台儿庄期末) 为了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,取适量这种食用油进行如下实验:

    ⑴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,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刻度线处,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,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(选填“左“或“右”)调节使横梁平衡。

    ⑵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,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 , 天平平衡时,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。

    ⑶把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,其示数如图丙所示。

    ⑷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为26g。

    ⑸请将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在表中。

   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/g

    烧杯和剩余食油的总质量m2/g

    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m/g

    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/cm3

    食用油的密度ρ/(g/cm3)

    26


  • 19. 某中学环保小组在长江边取适量江水样品,分别进行了江水密度的测量:

    1. (1) 小薇把样品带回学校,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:

      ①将天平调节平衡;

     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,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江水样品,测出烧杯和江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,则烧杯中江水的质量为g。然后将烧杯中的江水倒入量筒(如图乙),则江水的密度为g/cm3(保留两位小数)。

      ③小薇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江水密度比真实值(选填“偏大”或“偏小”)。

    2. (2) 小亮把样品带回家,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(如图丙所示)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,做了如下实验:

      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 , 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;

      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,然后吹干,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2

      ③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,直至液面与相平,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m3

      ④则江水的密度表达式(纯净水的密度用ρ表示)。

      ⑤小亮测算江水的体积使用了下列3种物理方法中的

      A.控制变量B.等量替代法C.类比法

三、<b >填空题</b>
  • 20. 填上合适的单位:    
    1. (1) 人民币一元硬币的质量为6
    2. (2) 铁的密度为7.9
    3. (3) 空气的密度是1.29
    4. (4) 一个分子的直径约为0.1
  • 21. (2018·吉林模拟) 一个杯里装有200mL牛奶,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g,那么牛奶的密度是g/cm3;小聪喝了半杯,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(选填“变大”、“不变”或“变小”).
  • 22. 如下图所示,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后钻在一起,说明分子间有;长时间挤压在一起的铅块和金块会相互渗透,说明分子。将体积分别为V1、V2的水和酒精混合,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总V1+V2 , (选填“小于”、“等于”或“大于”)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存在


  • 23. 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,丙图的物质处于态。


  • 24. 容积为300mL的容器,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60g,则容器质量为g;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420g,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g/cm3.(ρ=1.0×103kg/m3
  • 25.   10g冰温度从-5℃升高到0℃,质量,熔化成水后,其体积 (选填“变大”“变小”或“不变")。
  • 26. 如左图所示,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。

    由图可知: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组成,原子核又是由中子和组成。这个模型是物理学家建立的类似行星绕日核式结构模型。

  • 27. 实验室常用测量质量的工具是。质量为60kg的航天员乘飞船到月球上,他的质量(变大/不变/变小)。
  • 28. 干燥的天气里将毛衣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,会看到如图所示的令人惊奇的现象,这是由于气球摩擦后,会不带电的头发.

  • 29. 体积为0.4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/m3的氧气,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1/3,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kg,剩余氧气的密度为kg/m3
  • 30. 密度相同的甲、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:2,它们的体积之比是。如果把甲切去 ,乙切去 ,那么,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
  • 31. 用量杯盛某种液体,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 的关系如图所示,从图中求出:

    1. (1) 量杯的质量是g;
    2. (2) 该液体的密度是kg/m3
    3. (3) 若用该量杯盛此种液体80cm3 , 则液体与量杯总质量是g。
四、<b >计算题</b>
  • 32. 有一只空心铁球,其质量为237g,体积为40cm3 , 已知ρ=7.9×103kg/m3
    1. (1) 求这个铁球的空心部分体积;
    2. (2) 小华同学在此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,总质量为373g,那么这种液体可能是酒精,水或者水银中的哪一种?(写出计算过程。ρ酒精=0.8×103kg/m3 , ρ水银=13.6×103kg/m3 , ρ=1.0×103kg/m3
五、<b >综合题</b>
  • 33. 请仔细阅读下文,并回答文后问题。

    纳米陶瓷

    纳米陶瓷作为高新科技材料应用广泛。贴于“神舟七号”飞船外表面的“太空”纳米陶瓷,具有永久、稳定的防静电性能,且有耐磨、耐腐蚀、耐高温、防渗透等特点。采用氧化锆材料精制而成的纳米陶瓷刀,具有金属刀无法比拟的优点:刀刃锋利,能切割钢铁等物质。能削出如纸一样薄的肉片;硬度高,其耐磨性是金属刀的60倍;完全无磁性;不生锈变色,健康环保;可耐各种酸碱有机物的腐蚀;为全致密材料,无孔隙、不沾污、易清洁。纳米陶瓷充分体现新世纪、新材料的绿色环保概念,是高新技术为现代人奉献的又一杰作。

    1. (1) “神舟七号”飞船与空气摩擦呈炽热状态时,飞船舱不至于被烧毁的原因之一是飞船外表面的陶瓷具有的特点。
    2. (2) 纳米陶瓷刀(选填“能”或“不能”)被磁化。它的耐磨性好,是因为它的高。
    3. (3) 如图是纳米陶瓷刀、合金钢刀、普通菜刀磨损程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,其中反映纳米陶瓷刀磨损特点的是曲线(填字母)。

微信扫码预览、分享更方便

试卷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