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初中语文 /备考专区
试卷结构: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
| 显示答案解析 | 全部加入试题篮 |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
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

2016-2017学年江苏镇江丹徒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

更新时间:2017-01-16 浏览次数:377 类型:期中考试
一、<b >选择题</b>
  • 1. 下面适合春节张贴的上联和下联分别是(    )

    A . 百年佳偶共天长 B . 追春逐梦小康路 C . 得趣在山水外 D . 迎福纳祥中国年 E . 一世良缘同地久 F . 观人在取舍间
二、<b >书写</b>
  • 2. 阅读下列语段,把其中划线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横线上。

          她站在那里,竖起耳朵神倾听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,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xī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。周围一片杂:马市上马儿嘶鸣,海滩上渔船xiè货的在吆喝,马戏班鼓声咚咚,小丑们招摇地高声喊叫。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,打着她的毛袜。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选自约翰尼斯·延森《安恩和奶牛》)

三、<b >默写</b>
  • 3. 默写。

    ①但愿人长久,。(苏轼《水调歌头》)

    ②四面湖山归眼底,。(《对联六副》)

    , 独怆然而涕下。(陈子昂《登幽州台歌》)

    ④心中的风雨来了,。(冰心《母亲》)

    ⑤嫩绿的芽儿,和青年说:“!”(冰心《嫩绿的芽儿》)

    ⑥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?(《吕氏春秋》)

    ⑦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,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;。(鲁迅《社戏》)

四、<b >名著导读</b>
  • 4. 阅读《汤姆·索亚历险记》选段一,《汤姆·索亚历险记》选段二,回答问题。

    《汤姆·索亚历险记》选段一

          “哈克,他们谁也不能叫你说出来,对吧?”

          “要我说出来?哼!如果我想让那混血儿魔鬼把我淹死,那他们就能让我说出来。别的招儿可就没有喽。

          “这么说,事情就妥啦。我琢磨着咱俩只要一声不吭,就不会有事。不过咱俩还是再赌个咒吧。这样更放心点儿。”

          “行。”

          于是他俩又一本正经地赌了咒。

    《汤姆·索亚历险记》选段二

          一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,教室里一片嗡嗡的读书声使人昏昏欲睡,老师也坐在他的宝座上打盹。过了一会儿,杜宾斯先生伸直身子,打了个哈欠,然后打开抽屉的锁,伸手要去取那本书。可是他好像又拿不定主意,手伸到半截又停下来了。大多数学生都漫不经心地抬头看了他一眼,但其中有两个学生特别关注老师的一举一动。

    1. (1) 汤姆和哈克约定“不能说出来”的事情是指哪件事?

    2. (2) 最终,汤姆还是打破了约定,他是怎么做的?

    3. (3) “特别关注老师的一举一动”的两个学生分别是

    4. (4) 这两个学生为什么“特别关注老师的一举一动”?请结合《汤姆·索亚历险记》相关内容,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。

五、<b >综合性学习</b>
  • 5. 口语交际。

          国庆期间,叶子旭同学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候,一直低头玩手机。父亲感叹道:“哎,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,你却在玩手机。”

    ①父亲引用网络流行语,是对什么现象发表感叹?

    ②如果你是叶子旭的好友,该怎么劝说她?

六、<b >诗歌鉴赏</b>
  • 6. 阅读王建的《十五夜望月》,完成下列小题。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十五夜望月

    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

    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?

    1. (1)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“中庭地白树栖鸦”这句话所描写的画面。

    2. (2) 从炼字的角度说说“落”字的妙处。

七、<b >文言文阅读</b>
  • 7.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,完成下列小题。

    郑人买履

          郑人有欲买履者,先自度其足,而置之其坐。至之市,而忘操之。已得履,乃曰:“吾忘持度。”反归取之。及反,市罢,遂不得履。人曰:“何不试之以足?”曰:“宁信度,无自信也。”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(韩非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)

    执竿入城

         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,初竖执之,不可入,横执之,亦不可入,计无所出。俄有老父至,曰:“吾非圣人,但见事多矣。何不以锯中截而入?”遂依而截之。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(邯郸淳《笑林》)

         【注释】①鲁:鲁国,现在山东省南部一带。 ②计无所出:想不出办法。 ③俄:不久。 ④老父:对老年男子的尊称。

    1. (1)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。

      ①而置之其         

      ②吾忘持         

      不得履         

      ④横执         

    2. (2)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。

      ①宁信度,无自信也。

      ②何不以锯中截而入?

    3. (3) 用“/”符号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(划两处)。

      初 竖 执 之 不 可 入

    4. (4) 从上面两文中的“郑人”、“执竿者”和“老父”身上,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?(任选其中一个回答)

八、<b >现代文阅读</b>
  • 8. 阅读《卖白菜》选段,完成下列小题。

          终于挨到了集上。母亲让我走,去上学,我也想走,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。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。母亲回答了她。她摇摇头,看样子是嫌贵。但是她没有走,而是蹲下,揭开那张破羊皮,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。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。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,用弯曲的、枯柴一样的手指,她撇着嘴,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,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:“大婶子啊,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,那您就到市上去看看吧,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吧。”

         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,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,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。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:“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!”老太太抬起头,惊讶地看着我,问母亲:“这是谁?是你的儿子吗?”“是老小,”母亲回答了老太太的问话,转回头批评我,“小小孩儿,说话没大没小的!”老太太将她胳膊上挎着的柳条箢篼放在地上,腾出手,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。我十分恼火,便刺她:“别撕了,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?”

         “大婶子,别撕了,放到这时候的白菜,老帮子脱了五六层,成了核了。”母亲劝说着她。

         “你这个小孩子,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?”老太太嘟哝着,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。

         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,露出了鲜嫩的、洁白的菜帮。在清冽的寒风中,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。这样的白菜,包成饺子,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!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,让母亲给她过秤。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,将白菜提起来。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,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。我看着那棵被剥成了核的白菜,眼前出现了它在生长的各个阶段的模样,心中感到阵阵忧伤。

          终于核准了重量,老太太说:“俺可是不会算账。”

          母亲因为偏头痛,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,对我说:“社斗,你算。”

          我找了一根草棒,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,在地上划算着。

          我报出了一个数字,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。

         “没算错吧?”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。

         “你自己算就是了。”我说。

         “这孩子,说话真是暴躁。”老太太低声嘟哝着,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,层层地揭开,露出一沓纸票,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,沾了唾沫,一张张地数着。

          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。母亲也一张张地点……

         等我放了学回家,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。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,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,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,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。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,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。母亲抬起头,眼睛红红地看着我,过了许久,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:“孩子,你怎么能这样呢?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?”

         “娘,”我哭着说:“我……”

         “你今天让娘丢了脸……”母亲说着,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。

         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,至今想起,心中依然沉痛。

    1. (1)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。

    2. (2) 说说下列句子分别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。

      ①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:“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!”

      ②在清冽的寒风中,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。

    3. (3) 文章最后,作者说“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”,请分析母亲流泪的原因。

  • 9. 阅读下面的文章,完成下列小题。

    放学

    龙应台

          ①安安上小学了。半年之后,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,不必再接了,毕竟只是十五分钟、拐三个弯的路程。

          ②十五分钟过去了,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。妈妈开始不安。

          ③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,妈妈拎起汽车钥匙,准备出门找安安。门铃响了,安安进门,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,惊讶地问:“怎么啦?”妈妈生气地说:“怎么啦?还问怎么啦!你过来给我坐下!”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,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。他的球鞋一层泥,裤膝上一团灰,指甲里全是黑的。“你到哪里去了?”审问开始。“没有呀。”安安睁大眼睛。“只要十五分钟的路,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,你做什么了?”“真的没有呀!”安安渐渐生气起来,声音开始急促,“我跟米夏儿、克利斯、史提方一起走,就这样一路走回家,哪里都没去,什么都没做呀!”他气愤地站了起来。看样子孩子没说谎。“安安,妈妈只是担心,怕你被车子撞了,被坏人拐了,懂吗?”安安点点头:“我知道,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。”

          ④以后的日子里,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,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,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。

          ⑤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、三个拐弯的路程。

          ⑥11点半,放学了。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,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。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,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,还有安安的“死党”。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,妈妈在后头跟着,隔着一段距离。

          ⑦经过一截短墙,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,惊险地走几步,跳下来;再爬上去,惊险地走几步,跳下来……11点45分。

          ⑧经过一个大铁门,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。米夏儿已经转弯,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。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,一接近铁门,狼狗扑过来,小男生尖叫着撤退,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。狼狗安静下来,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……狂喜尖叫着撤退。妈妈看看手腕,12点整。

          ⑨克利斯转弯,这已到了板栗街。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,肩并肩,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。他们跪趴在地上,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,像乌龟背着硬壳。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,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,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。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。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。妈妈很辛苦地等着。12点15分。

          ⑩史提方转弯。安安踽踽独行,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,两只手插在裤袋里,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。差不多了吧!妈妈想,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。安安停下来。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:一块工地。他奔跑过去。妈妈心一沉。工地上乱七八糟,木板、油漆桶、铁钉、扫把、刷子……安安用脚踢来翻去,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。他终于看中了什么——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。他握住木条中段,继续往前走。12点25分。

          ⑪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,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,仰头往上张望。这一回,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。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,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。有时候,它们一动也不动的,就贴在那树干上,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。现在,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,安安仰首立在树下,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,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。

          ⑫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,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。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,腾出手来按了门铃。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选自《孩子,你慢慢来》,有删改)

    1. (1) 放学路上,妈妈看见安安做了哪些事情?请根据提示作简要概括。

      爬短墙——————找木棍——

    2. (2) 分析第⑨段中两个“辛苦”的含义。

      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。妈妈很辛苦地等着。

    3. (3)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,赏析第⑪段中划线句。

      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,安安仰首立在树下,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,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。

    4. (4) 本文的主旨,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,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,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。你赞同哪种看法?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。

九、<b >作文</b>
  • 10. 作文:

          请以“常常想起”为题写一篇文章。

          要求:①不少于550字;②文体自选;③说真话,抒真情;④文中不要出现(或暗示)真实的人名、校名、地名。

微信扫码预览、分享更方便

试卷信息